网站首页 | 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首页 > 财经 > 国内财经 > 正文

从特区“试验田”到世界“创新极”:南山45载的科创攀登

2025-09-02 08:01 大财网 www.idacai.com 浏览: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一场以“咏春·咏敢·咏创”为主题的直播活动,将镜头聚焦于南山——这座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创新高地。当全球目光投向这片187平方公里的土地,南山正以独特模式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的新范式。这里每平方公里拥有1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8倍。而根据《南山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到2027年,南山还将培育100家“链主”企业、1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建成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向着更高远的创新目标持续迈进。

南山创新发展的斐然成绩,并非偶然天成,而是源于一套环环相扣、层层支撑的创新体系:以“有为政府”为核心引领,明确创新发展的方向与底线,为整个创新生态筑牢“确定性”基石;在此基础上,通过“六个一工程”构建全周期政策矩阵,精准破解科创企业从萌芽到成长的各类难题;同时,以“热带雨林计划”打造开放包容的生态环境,让创新主体如植物般自然生长、协同共生。三者互为支撑、同向发力,共同驱动南山在创新赛道上持续领跑。

核心引领:“有为政府”——以“确定性”对冲创新“不确定性”

创新之路充满未知与风险,而南山的“有为政府”,正是以主动作为的姿态,为创新主体搭建稳定可靠的发展框架,用政策、资源与制度的“确定性”,消解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成为整个创新体系的“定盘星”。正如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龚晓峰在直播中所言:“政府不仅要当‘店小二’,更要当‘战略合伙人’”,这种“有为”主要体现在三个关键维度:

1.风险共担的资本支持:创新早期项目往往因风险高、回报周期长,难以获得市场资本青睐。南山区战新投公司设立种子基金,创新采用“亏损兜底 + 超额分成”机制,主动为早期创新“买单”。

2. 基础设施的先行布局:科创企业的研发与落地,离不开先进基础设施的支撑。南山率先建成全国首个“5G + AI”全域应用示范区,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企业提供“即插即用”的测试环境,无需企业额外投入巨资建设基础平台,大幅降低了技术落地的门槛与成本。

3. 制度创新的突破引领:针对产业用地成本高、利用效率低的痛点,南山全国首创“科研用地弹性年期制”——将产业用地出让年限从传统50年缩短至10 - 20年,并采用“先租后让”模式。

精准赋能:“六个一工程”——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政策矩阵

2025年3月发布《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以“一个人、一间房、一张桌、一笔钱、一场景、一条龙”为核心的政策矩阵,不再是零散的“单点帮扶”,而是覆盖人才、空间、资本、场景、服务的“系统集成式”支持,为企业从初创到壮大提供全链条保障:

“一个人”:构建人才闭环,破解“引才难、留才难”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南山通过“感知南山”体验券吸引实习大学生、为新入户毕业生提供最高5万元生活补贴、对人工智能领域青年骨干给予60万元奖励,形成“引得进、留得住、育得强”的人才生态。

“一间房”:解决住房痛点,消除“落脚忧、扎根愁”

住房问题是青年人才与初创团队的“头等大事”。南山推出15天免租住房解决应届生“落脚难”,1年免租保障性住房助力初创团队“扎根稳”。 

“一张桌”:降低空间成本,缓解“办公贵、用地紧”

针对企业办公与研发空间成本高的问题,南山提供5万平方米“零租加速营”(最长无上限免租期),以及100万平方米政策性产业用房(以市场价3 - 7折出租)。

“一笔钱”:破解融资难题,打通“资金堵、首贷难”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南山设立5亿元战略直投基金(允许单个项目100%亏损),推出1000亿元千亿融资计划,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了精准资金支持。

“一场景”:开放应用市场,解决“落地慢、验证难”  

创新技术需要应用场景来验证价值。南山全国首创“揭榜挂帅”场景开放机制,企业通过“i南山”小程序申报应用场景需求,24小时内必有回应,让企业的技术能快速对接实际需求,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一条龙”:优化配套服务,免除“后顾之忧、琐事扰”

除了核心资源支持,南山还参照“绿色通道”企业标准,为科创企业提供教育、医疗、法律等12类专属服务,让企业能集中精力搞创新、谋发展。

生态培育:“热带雨林计划”——让创新像植物生长般自然

南山通过集聚优质“种子”(创新企业与人才)、提供肥沃“土壤”(政策与资源)、营造适宜“气候”(开放合作环境),让产业链上的企业自发组团、相互赋能,实现“众木成林”的良性循环。

(一)从“产业带”到“独角兽走廊”,生态效应持续凸显

从早期的“无人机产业带”,到中期的“机器人谷”,再到如今绵延十公里的“独角兽走廊”,南山的创新生态不断升级。目前,南山的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机器人等“硬科技”赛道,而“机器人谷”正位于“独角兽走廊”核心区域,成为硬科技企业集聚的“高地”。正如直播中,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龚晓峰院长所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就是这片‘热带雨林’生态下长成的最茂盛的两株‘荔枝树’,它们根系交织、枝叶繁茂,共同撑起南山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二)多链融合,构筑创新矩阵

“热带雨林”生态中,南山不仅实现了企业集聚,更推动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目前,南山机器人产业“八大金刚”龙头企业,已与全区上千家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形成协同,覆盖智能感知、自然语言、决策控制等关键领域;同时,南山还从政策支持、平台搭建、场景开放、招商机制、园区供给、金融对接六大方向,探索机器人产业创新路径,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能高效协同,形成“1 + 1 > 2”的融合效应。

微观印证:飞算科技——南山创新体系的“鲜活样本”

南山创新体系的实践成效,在企业身上体现得最为直观。在直播访谈中,飞算科技首席科学家陈定玮的分享,为“有为政府引领、六个一工程赋能、热带雨林生态滋养”的模式提供了生动注脚。

作为新生代创新企业,飞算科技以研发模式创新破局——其研发的飞算JavaAI、DataAI等工具,变革传统人力密集型软件开发及数据治理应用模式,直击研发效率与成本痛点,用科技解决科技行业问题。陈定玮坚信,危机是创新的源泉,不管企业处于哪种环境之下,都要时时刻刻关心“危机”,跟上时代脚步。飞算科技依托南山区政府提供的完备的产业链、创新链与政策链等优势,将AI与软件开发深度融合,研发出飞算JavaAI开发助手,实现“从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完整工程生成,一气呵成”的范式突破。

陈定玮表示,深圳“把跑道修到实验室门口”,飞算科技则以技术突破为起点、生态引领为目标,既实现自身成长,更推动软件与AI 产业的效率革命。飞算科技用自己的发展历程印证:真正的创新绝非孤立的技术探索,而是扎根产业、融入生态,最终实现“从技术价值到产业价值”的深度跃迁。

从特区“试验田”到世界“创新极”

“创新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直播中龚院长的总结掷地有声。如今,全球科技竞争已进入“深水区”,南山的实践正在证明:当政府成为创新最可靠的“战略合伙人”,当政策能精准破解企业“成长烦恼”,当生态能让创新自然生长,创新就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发展就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从特区“试验田”到世界“创新极”,这片187平方公里的土地,正以“咏春”的韧性、“咏敢”的魄力、“咏创”的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书写着全新答卷。



来源:华南财经网 作者: 综合 编辑: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大财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财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大财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大财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大财网无关。4、大财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Copyright ©2009-2025Idac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大财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