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 > 教育 > 正文

江苏大学法学院成功开展“普法进社区,护老零距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07-09 14:03作者:综合来源:中国大财网 浏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法治宣传和教育工作要求,切实提升社区老年群体的法治意识,增强其依法维权的能力,2025年6月25日,江苏大学法学院“普法进社区,护老零距离”社会实践团队携手孟诚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普法宣传活动,为社区老年居民人身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精心选取了一系列贴近老年群体生活的实际案例,如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房产继承纠纷、消费欺诈等。通过详细剖析这些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相关法律问题与纠纷解决路径。在讲解子女赡养问题时,团队成员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条款,强调了子女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房产继承纠纷,他们则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等不同方式的适用条件和办理流程。生动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老人们深刻认识到法律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宣讲过程中,团队成员注重与社区老年群体进行深度互动交流。他们鼓励老人们积极提问,耐心倾听每一位老人的疑问,并一一进行详细解答。老人们也积极参与其中,纷纷就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向团队成员询问,现场气氛热烈和谐。社区居民张阿姨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这样的普法活动特别好,我们年纪大了,法律知识匮乏,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少难题,今天通过这些案例讲解,我明白了遇到问题该如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孟诚社区的工作人员也表示道:“老年群体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权益保障至关重要。江苏大学法学院团队的这次普法宣传活动,为社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增强了老年人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走进社区。”

活动最后,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向老人们发放了精心制作的普法宣传单。这些宣传单内容丰富,涵盖了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各个方面,包括常见法律问题解答、维权途径介绍等。团队成员针对传单内容,为社区的老人们进行了“一对一”答疑解惑。他们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基于不同案例情况,细致耐心地为老人们进行解答。在答疑环节中,团队成员对老人们的主要疑惑内容进行了总结,随后发现,社区中老人们的疑虑主要集中于“遗产分配”、“消费者权益侵害”、“子女赡养”等方面。这一发现为未来社区服务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让社区工作者以及团队成员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老年人对这些法律问题的强烈诉求,找准了日后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江苏大学法学院“普法进社区,护老零距离”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老年居民们深刻认识到法律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后我们会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社区老年群体提供更多的法律帮助和支持。”

此次“普法进社区,护老零距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增强了社区老年群体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也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和青年人群体的关爱与温暖。在为社区老年人群体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还在青年群体与老年群体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展现了大学生的积极关注、主动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们用青春的热情和专业知识,为老年群体点亮了法律的明灯,让他们增强了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本次活动帮助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帮助他们通过实践更加熟练地运用法律知识,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未来,法学院将进一步与社区互动,用法律促进构建和谐的社区环境,为推动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朱陆瑶)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
华南财经网手机版 中国大财网手机版 中国华财网手机版 中华金融网手机版 东方财经网手机版 大众财经网手机版 齐鲁财经网手机版